制造业是中国产业经济的支柱产业,驱动着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,中国也由此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名声。虽然成就斐然,但是中国制造业的主要产能集中在低附加值部分,处于产业经济学中微笑曲线(SmilingCurve)的底部区域。昆山输送设备厂
微笑曲线是一个产业经济学概念。产业链是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,再到销售服务的一条长链,从利润空间看,链条两端段的附加值较高,而中间段的附加值较低,由此形成了一条类似微笑脸型的曲线,故称微笑曲线。所以,处于微笑曲线两端段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是利润丰厚的区域,而且盈利模式通常具有较好的持续性;而处于笑脸中间底部区域的生产制造只能获得较薄的利润,而且由于相对较低的进入门槛,这一部分竞争激烈,可替代性强,又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。
中国能够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大国,有着很强的历史和国情因素。从资源禀赋角度看,传统上中国属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,人口红利优势明显而且环境成本低,而低端制造业恰恰是劳动密集型和较高污染型产业的典型代表。充裕的低成本劳动力供应,以及对环保的低要求,不断吸引着跨国企业将工厂设在中国,从而使得中国在产业链体系的国际分工中占据了生产制造者地位,成为世界工厂。伴随着世界工厂的盛名,中国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化程度得到了巨大的提高,但是中国制造业也长期受困于微笑曲线的低附加值的底部区域。制造业虽然规模宏大表面风光,实际利润却薄得可怜。以苹果手机为例,据iSuppli数据分析,在650美元的售价中,生产制造部分的成本约为226.85美元。除了手机本身,小米通过移动端应用APP和家居衍生产品,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的生活服务解决方案,在微笑曲线的两端创造了巨大的附加值。小米公司的估值已达100亿美元,超过昔日智能手机巨擘黑莓两倍。